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承前启后,第三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新征程,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政治领航,助推党建业务“融合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学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海洋学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抢抓“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带领全体师生党员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
学院党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依托二级党校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学海观澜》学习活页,建设专题网站、推出主题推文,开展微党课、微宣讲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使宣传活起来、实起来、亮起来;通过支部党课、专题报告、实践研学、联学共建等途径实现全员覆盖学、全面系统学、增强实效学、创新形式学,引导全院师生员工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筑牢政治基础。
二、专业引航,强化一流学科“显示度”
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对标对表,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全力推进一流学科高质量建设。
围绕国家战略,完善海洋学科体系。学院将充分发挥海洋科学一流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与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协同创新,着力推动与信息、材料、物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壮大观测探测技术学科,建设面向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的新兴分支学科,培育海洋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中心,从海洋系统水平上实现新的科学突破,以服务国家和区域气候变化应对、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智慧海洋建设等需求,并带动研究手段与方法、平台与支撑体系、技术转化、政策支撑等方面的多维能力建设。全面构架以海洋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体系,努力形成以开放型海洋学科群为引领,多学科互相支撑的学科体系。
结合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组建学科联盟。学院将建成院士领衔、优秀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构建福建省海洋经济学科联盟。促进联盟内互联互通互促机制,推进联盟成员之间的资源开放共享、人才互聘流动、学术联合攻关,通过复合型拔尖人才培育、跨单位人才团队打造、协同推进科学研究、联合开展社会服务、共建共享公共资源等任务的实施,实现多领域协同发展,推动学科整体实力迈向世界前列。
三、协同护航,提升人才培养“精细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院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纵深推进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深入实施教学机制、教学水平、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国际交流等“五大提升计划”。充分发挥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地球系统科学通识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和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继续推进国际化海上实训项目——“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全国性的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努力锻造具有家国情怀、“海洋”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院将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吸纳党政管理人员担任社区兼职辅导员,深入挖掘导师、班主任、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科创导师、关工委等育人资源,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育人平台。进一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担任拔尖班导师,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在学生学习、科创、实习实践、就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指导。赓续传统,抓住学生入学、毕业等重要节点,讲授“开学第一课”,开展毕业生感恩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搭建“五育融合”育人平台。德育为先,学院将牢牢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思政教育,持续开展海洋主旨论坛、微党课大赛、演讲比赛等思政品牌活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智育为重,继续搭建我校海洋知识竞赛和实验技能大赛等传统科创竞赛平台,推出“听,海的声音”趣味海洋系列特色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体育为基,举办羽毛球赛、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院级比赛,增强师生身心素质;美育为要,通过举办“海洋歌王”赛、海洋文创大赛、贝壳设计大赛,丰富校园文化;劳育为基,深化拓展与后勤集团共建合作,发挥劳动教育基地的作用,结合出海科考、社会实践等形式建立养成式劳动教育体系,涵养“吃苦精神”。
四、创新续航,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学院将进一步整合特色优势学科,瞄准国家战略、聚焦学科前沿,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科研组织模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施海洋领域碳中和路径,打造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力争建成海洋领域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落地,聚焦台湾海峡立体监测、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双碳战略等领域开展学术攻关,加速培育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的学术生长点。高质量实施“海岸带计划(Coastal-SOS)”和“海洋负排放(ONCE)”两项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大科学计划,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激活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学院将聚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科学前沿,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作用,持续在海洋负排放理论与技术、全球近海碳源汇格局与控制过程、海洋酸化对生物固氮的影响、海洋浮游植物营养盐的吸收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围绕海洋生物技术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技术需求,深耕“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开展海洋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海洋种业技术研发和良种选育等方向的创新研究,开发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和材料,研发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和药物。围绕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国家重大需求,从海洋多尺度动力学理论出发,集成发展先进海洋观测与模拟技术,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构筑海洋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预报的实时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服务海洋防灾减灾。
五、合作助航,彰显社会服务“贡献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流学科的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长期以来,学院主动对接地方发展规划,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对接地方规划,服务区域发展。学院将围绕福建“海洋强省”、厦门“海洋强市”以及“基础支持应用、需求牵引原创,创新科技模式,打造产业引擎、助推蓝色经济”的理念,推动建设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通过与涉海龙头企业协作,推动海洋碳汇、海洋数字孪生、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服务区域快速发展。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员”主动下沉生产一线,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学院将依托福建省海洋经济政产学研用金联盟,围绕“面向海陆统筹的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海洋生物源新功能制剂研发及应用”“海水养殖生物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等链条式项目,打造海洋医药、海洋高端装备产业、海洋信息与人工智能、海洋种业工程与绿色养殖等海洋新兴产业链群,带动海洋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围绕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等专题,建设高端海洋智库,助力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科技实力,推动构建蓝色伙伴关系。
创新科普范式,提升民众素养。学院将依托海洋科技博物馆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将海洋科技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多样化的海洋科普活动;持续举办海洋开放日、厦门国际海洋周、海洋嘉年华系列科普活动,着力推动海洋文化、海洋科学、海洋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发挥全国首个海洋媒体实验室70.8的优势,融合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介质为科学传播赋能,逐步提升中国乃至全世界公民的海洋意识;借助“嘉庚”号科考船先进的平台与技术优势,把海洋基础教育课堂“搬到”祖国的各个角落。
海洋事业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节点上,把握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海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国智慧、厦大方案,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在肩。
未来,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着力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海洋学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