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5日,第十届南海年会(South China Sea Annual Meeting 2023)在我校马来西亚分校举行。
本次大会由我校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我校马来西亚分校中国-东盟海洋学院联合承办,“融通科学、管理和社会参与:助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大科学计划(COASTAL-SOS)协办,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南海海洋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The South China Sea under Climate Change: Multi-scale Dynamics and Thei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为主题,共吸引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参会。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副院长、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副院长罗亚威教授主持开幕式,组委会委员柴扉教授回顾了南海年会办会历史,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我校马来西亚分校副校长张颖教授受邀致辞,全面介绍了分校办学及科研情况。她表示,会议选择分校为举办地,充分肯定了分校在“一带一路”海洋领域学术交流中的“前哨”作用,显著推动了区域学术合作。随后,组委会召集人、美国马里兰大学郑全安教授宣布大会开始。
、
会议聚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极端天气事件及其环境生态效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动力过程的耦合、滨海湿地与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遥感与人工智能海洋学等相关主题,安排了6个专题分会、1场青年学者论坛,共62个口头报告、56份墙报展示。其中,邀请郑全安教授、台湾中山大学陈镇东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我校、我校马来西亚分校的19名学者作邀请报告。与会代表就南海海洋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探讨。
为了感谢长期支持大会筹办并推动南海区域海洋学科发展及区域学术合作交流的专家学者,在南海年会创办十周年之际,大会特别设立“毓海奖”,此次授予美国马里兰大学郑全安教授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黄瑞新研究员。多年来,两位科学家育才继往,德艺双修,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为鼓励和培养青年学者,大会设立青年科学家论坛,并评选出6个优秀口头报告,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吴宝兰获一等奖,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Evans Rhian、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陆淮浩获二等奖,我校博士生孙雪、施伟安和张敏,以及我校马来西亚分校硕士生Kwan Huifern获三等奖。
组委会召集人胡建宇教授主持闭幕式,组委会召集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董昌明教授作总结发言,点明本次会议在年会办会史上实现“首次在国外办会、首次举办线下青年学者论坛、首设大会特别贡献奖”等创举。会上宣布,2024南海年会将由大连海洋大学承办,宋军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发言并接受会旗。至此,2023南海年会胜利闭幕。
据悉,南海年会由国内外从事南海及邻近海域海洋学研究的学者自发组织,旨在融通南海智慧,促进相关领域学术交流。首届会议于2013年由我校承办,后由广东海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8所院校分别承办。
延伸阅读:
本次南海年会的主办地——我校马来西亚分校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当前唯一一所由“双一流”大学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办学的海外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依托我校海洋学科的优势与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支持,我校马来西亚分校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目前已培养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环境化学本科、硕士毕业生约200名。
文:王冠菲
图:林书钰
编辑:施薇
审核:胡建宇、罗亚威、刘志宇、林孟妹、唐腾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