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筑梦·起航”海洋师生交流会顺利举行

时间:2019/03/26

来源:学生宣传中心

浏览:

      为增强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个人的生涯规划能力,积极探索生涯发展路径, 3月20日中午,海洋师生交流会在希平楼C2-403如期举行。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游伟伟老师、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的陈友淦老师、物理海洋学系的博士生吴泽轮、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的博士生陈金旭以及经济学院硕士生刘钰等嘉宾受邀出席交流会,一百多名低年级本科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团委副书记侯佳君主持。

      受邀的五位嘉宾,分别从学习和科研、未来去向、双学位及转专业等方面为同学们分享经验并现场答疑解惑。陈友淦老师首先放下教师身份,亲切地自称“老学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涯经历。他谈到,在同学们这样的年纪也曾经迷茫过,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预知的,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对了。他还谈到了理工科与人文学科的思维差异,认为理工科学生可以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这个基础再去学习其他学科就会容易得多。他举例说:“如经济这类应用型的学科,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数理基础”。基于此,陈老师建议,本科生不应在就业问题上瞻前顾后,学好当前专业,做好手头的事情,努力提升能力和素质,才是最重要的,不应让过重的得失之心阻碍了自己的判断。

      接着,吴泽轮分享了大学学习经验以及科研生活的感悟。他重点强调了学习应该是大学生活的重中之重,“不论你以后要做什么样的选择,学业成绩都是基础和保障”。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多尝试,才会找到未来的方向。接着,学长用“有趣并枯燥”来形容他的科研生活。他说:“有趣是因为每天都可以面对不同的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枯燥是因为有很多时候要进行周而复始的实验。”他鼓励低年级同学提前进入实验室,重在参与和感受,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刚刚从南极归来的陈金旭结合自身经历,教会同学们如何做选择。她重点分析了工作与读研,保内与保外的优缺点。她指出,在做决定之前列出不同选项的优势与劣势更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她指出,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是头等大事,但同时要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因为“在任何领域做到卓越的人都不会被亏待”。她还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多参与校园活动,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参与马克思主义研修班的收获和感悟。她说:“我在这里结识了非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交流,收获不同的思想。我们有机会出国开展社会实践,这不仅增长了阅历,还培养了家国情怀”。陈金旭还精心制作了视频,与同学们分享南极科考体会。美丽的风景和可爱的南极小动物让同学们忍俊不禁,也增加了对出海科考的向往和期待。

      游伟伟老师作为资深班主任,从老师的角度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建议。他指出,作为福建省唯一的A+学科,学院能提供给本科生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尤其是“我校海洋学科在全国处于‘领跑’状态”,大家一定要认清这个学科发展的趋势。他强调,做选择前要多维度获取信息、收集各类资料,向他人咨询、与专业老师交流,而不是“道听途说”,这样有助于做出更正确的选择。他还结合自身参与户外运动的经历,生动地向同学们阐释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选择相对简单的那条路,难走的路会有更美丽的风景。”

      最后,本科就读于我院尔后跨专业保研到经济学院的刘钰就自身经历解答了同学们的一些疑惑。刘钰认为,跨专业保研是比转专业更好的选择。但她同时强调,本专业的成绩是要首先保证的,因为“双学位的辅修成绩并不能为你保研或找工作带来助益”。关于双学位,她指出,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一定要做好同时学习两个专业吃苦的准备。此外,刘钰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对于本科教育的看法,她认为本科教育对人的塑造性更强,“本科教育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提升综合素质的绝佳时机,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学院多年来坚持举办海洋师生交流会,力求为低年级同学答疑解惑,平稳度过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参与的同学表示,结合自己所看所学所想,在这一场交流会之后也更加深入了解了海洋学科,接下来会认真做好学业规划,坚守本心,多做尝试,走好每一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 我院罗亚威团队和环境与生态学院史大林团队揭示海洋酸化对优势固氮束毛藻抑制效应的主导机制 下一篇: 两会听音 | 张荣校长以我院高树基教授为例谈厦大“引育并举”的举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