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我院游伟伟副教授科研成果发表于《Reviews in Aquaculture》

时间:2018/09/29

来源:COE

浏览:

2018年9月,由我院游伟伟副教授(第一作者)与美国南加州大学Dennis Hedgecock教授共同完成的题为“Boom-and-bust production cycles in animal seafood aquaculture”的研究论文在《Reviews in Aquaculture》杂志在线发表。该杂志为农林科学一区期刊,2017年影响因子为7.139,渔业领域排名第一。该文首次从遗传学角度对全球水产养殖产业频繁出现的产量“盛衰”现象的规律及内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全球水产养殖的产量以每年8.2%的速度递增,2014年水产品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但当聚焦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单一养殖物种时,产量的年际间“盛衰周期”(boom and bust cycle)现象高频发生。该现象表现为某一物种家养化成功后,通常会经历产量的快速增长及快速下滑,且产量的衰减与流行性病害频发具有密切联系,并进一步导致养殖业者弃养该物种而转养其他物种,这种养殖行为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

本研究以海水养殖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对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上1950-2015年间世界各国的养殖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4%的产量数据发现不同程度的“盛衰”规律,且其间隔周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基于此构建了产量变动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还表明,这种产量的“盛衰周期”现象也与近年来全球水产品养殖增速放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先前学者对于这种养殖产量的“盛衰周期”现象的原因多归结于市场波动等经济行为,本文首次从海产动物的繁殖和生物学特性入手,剖析了导致该现象发生的遗传学内因。对于贝类和甲壳类等具有高繁殖力的物种,在养殖群体中遗传多样性下降与近交效应增加等现象极易发生,而这又与病害频发等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这可能是导致产量“盛衰”现象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水产养殖苗种尚未经遗传选育,因此,加强苗种的遗传管理,保证一定的有效繁殖群体数,避免快速的近亲衰退,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图1 海水养殖产量“盛衰”现象频发 a.法国的牡蛎养殖业 b. 中国的鲍鱼养殖业 c.中国北方的扇贝养殖业 d. 台湾地区的对虾养殖业 e. 泰国的对虾养殖业 f. 主要产珠国的海水珍珠养殖业

图2 养殖产量“盛衰”现象与当前全球养殖产量增速放缓间的关系

 

 

论文链接: Weiwei YouDennis Hedgecock. Boom‐and‐bust production cycles in animal seafood aquaculture. Reviews in Aquaculture. 2018, https://doi.org/10.1111/raq.12278


上一篇: 我院第八届团总支、学生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 下一篇: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召开党支部书记培训及工作布置会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