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大学及学会同仁的大力支持下,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于2017年11月17日至21日在中山大学召开。会议旨在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 集中展示两年来在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在该会议中,张文静副教授做了关于 “亚热带海湾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的报告,张文静课题组的潘永柏博士做了关于 “在mRNA 和mi-RNA测序揭示扇形游仆虫响应纳米银胁迫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生专场报告;莫媛媛硕士做了关于 “基于PCR-DGGE和T-RFLP技术研究东山湾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的海报展示。其中莫媛媛同学在2017年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中表现突出,荣获 “优秀报告奖二等奖” 。本次会议共评出16位优秀研究生报告奖。其中一等奖用于表彰8位优秀口头报告奖,二等奖为8位优秀墙报奖。
附:报告的主要内容
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是生物营养循环过程中的重要驱动者。本研究以中国典型亚热带海湾—东山湾为研究海域,于2011年8月共采集10个分层海水生物样品(表层及底层),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的方法评估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变化以及判断哪些环境因素对其群落遗传多样性结构和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影响。结果显示:DGGE技术所揭示的微型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相对高于T-RFLP结果;通过DGGE与T-RFLP两种方法发现,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在水平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在垂直尺度上没有显著变化。基于DGGE的RDA结果表明,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分布与3个环境因子显著相关(叶绿素-a、总磷和盐度),而基于T-RFLP的RDA结果表明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主要受到4个环境因子的影响(盐度、温度、深度和NOX-N)。与RDA结果相比,BIO-ENV 分析方法也显示NOX-N对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尤为显著。亚热带海湾—东山湾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遗传多样性模式在水平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动态变化特点;且 DGGE 和T-RFLP 两种技术显示环境因子对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模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NOX-N是影响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提交《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目前状态为Under Review。
主要完成人:张文静,莫媛媛,杨军,周菁和林元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