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史大林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学术成果揭示西北太平洋生物固氮的营养盐调控机制

时间:2022/02/05

来源:COE

浏览:

近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史大林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Nutrient 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across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铁和氮供给比率(Fe:N supply ratio)是调控热带和亚热带西北太平洋生物固氮的重要因子,为全球海洋尺度上认识海洋生物固氮的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和理论依据。

在全球约70%的海区,氮(N)是真光层中浮游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性营养盐,固氮生物通过固氮酶将氮气(N2)还原为氨(NH3),可贡献高达50%的海洋外源生物可利用氮——“新氮”,对输出生产力有重要的贡献。铁(Fe)和磷(P)是调控生物固氮在全球海洋分布的重要营养盐。已有数值模式结果显示,热带和亚热带西北太平洋是固氮作用的热点海区。然而,迄今针对该海区生物固氮的营养盐调控机理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与挑战。例如,固氮观测的空间尺度有限、分辨率低,且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不吻合;配套参数不齐全(氮、磷、铁等营养盐);海盆尺度的营养盐限制特征仍不明确。

图1. 固氮速率(A)和固氮生物群落结构(B)。

 

针对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史大林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依托GEOTRACES(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计划西太平洋科学考察GP-09等航次,利用同位素示踪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包括南海北部海盆在内的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区的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群落开展了大尺度、高分辨率的观测,并结合痕量金属洁净条件下的铁和磷甲板受控培养实验,系统阐明了西北太平洋从边缘海到开阔大洋的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的空间格局,发现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丰度与硝酸盐跃层深度以及Fe:N比值显著相关,并首次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固氮作用的铁、磷营养盐限制及其空间变异性。

图2. 固氮速率对铁和磷营养盐添加的响应。红色为铁限制;蓝色为磷限制;红蓝为铁磷共同限制。

 

进一步分析发现,真光层中铁和氮的供给比率是决定生物固氮发生与否的决定因子。高Fe:N 供给比率(如西菲律宾海和NPSG)更加有利于固氮生物对营养盐的竞争,消耗有限的磷,形成磷限制;而低Fe:N 供给比率(如NEC)使得固氮生物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失去竞争优势,固氮作用受到铁限制。通过建立简单的资源竞争数值模型,研究团队重现了Fe:N供给比率对西北太平洋的固氮作用及其营养盐限制的调控过程,为生物固氮在全球尺度上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图3. Fe:N供给比率对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丰度的调控作用。(A)Fe:N供给比例与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B)和(C)资源竞争模型输出结果与观测的吻合;(D)模型输出的营养盐限制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

 

该研究工作由我校联合德国GEOMAR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多个团队合作完成,史大林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温作柱和GEOMAR的Thomas Browning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史大林教授为通讯作者,共同作者包括我校蔡毅华、柳欣、曹知勉、洪海征、戴民汉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张瑞峰博士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等的资助。

论文来源:Zuozhu Wen, Thomas J. Browning, Yihua Cai, Rongbo Dai, Ruifeng Zhang, Chuanjun Du, Ruotong Jiang, Wenfang Lin, Xin Liu, Zhimian Cao, Haizheng Hong, Minhan Dai, Dalin Shi* (2022). Nutrient 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across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Science Advances. 8(5), eabl7564.5), eabl7564.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l7564


上一篇: 我院柯才焕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喜获202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篇: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开展2022年新春走访慰问离退休教职工活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