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董云伟教授科研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Ecology期刊

时间:2014/10/13

来源: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浏览:

    2014年9月,董云伟教授支持的“持续高温与偶然降雨对潮间带帽贝嫁虫戚种群动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Ecology期刊。

 

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会在同一时间内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的相互作用会对机体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生物体对环境因子生理响应的研究往往在实验室内进行,并且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上,对于偶然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关注。

2011-2013年间,董云伟教授实验室以厦门白石炮台的嫁虫戚Cellana toreuma)野外种群为对象,研究了其细胞内代谢调节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嫁虫戚属于原始腹足目帽贝科,主要分布于中国、韩国和日本沿岸,是中潮间带重要的牧食者,对于潮间带群落的构成具有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通过对嫁虫戚种群变动,体温和降雨事件监测,并结合体内

hsps(热休克蛋白)和代谢感受因子ampk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表达水平的测定,来定量研究嫁虫戚对多种环境因子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高温和降雨比单一的温度刺激对嫁虫戚产生更严峻的生理压力,并且我们也发现,帽贝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理反应具有高度的多变性,表明了不同个体间具有不同的生理调节能力。

在伴随全球变化而产生的多种非生物因子变化的背景下,本次研究结果也再次强调了野外实验的重要性。

 

  

上图:热休克蛋白和代谢感受器基因表达分析。(a)采自20119-20134月的嫁虫戚个体内热休克蛋白和代谢感受器基因表达水平聚类分析。所有个体经聚类后可以分为2组。图中红色表示上调表达,绿色表示下调表达,黑色表示表达没有变化。(b)每次采样时组Ⅰ和组Ⅱ中的个体数的比值(黑色空心圆)和个体的平均温度(黑色实心圆)。箭头标示部分表示采样时的降雨事件。(c)晴天和雨天时,嫁虫戚个体分布在组Ⅰ和组Ⅱ中的比值。雨天时组Ⅰ和组Ⅱ中个体数的比值要显著高于晴天时(独立样方t检验, P=0.005)。

 

     

本文该研究结果于20149月发表于Molecular Ecology期刊(IF=5.84)。(Yunwei Dong, Guodong Han and Xiongwei Huang, Stress modulation of cellular metabolic sensors: interaction of stress from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on the intertidal limpet Cellana toreuma. Molecular Ecology, 2014, 23(18):4541-4554.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mec.12882/abstract 

 


上一篇: 本科生“学长学姐辅助计划”之温暖宿舍行 下一篇: 创新发展,全民行动——我院举行第一届“海洋科普日”活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