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我校高树基教授团队揭示地下水高浓度氨氮累积机制

时间:2023/02/21

来源:

浏览:

近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树基教授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平教授团队合作,在地下水高浓度氨氮累积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ransition of source/sink processes and fate of ammonium in groundwater along with redox gradients”为题发表于Water Research.

研究背景

地下水是内陆气候干燥地区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和饮用水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地下水中氨氮(NH4+)浓度超标问题日益严峻,引起广泛关注。地下水中高浓度的NH4+不仅威胁饮用水安全,因为它可快速转化为致癌的三卤甲烷、有机氯和NO2-/ NO3-,而且通过氨氧化或反硝化作用会产生温室气体N2O。因此,了解地下水系统中NH4+的源和汇,探索地下水系统NH4+的净化机制,关乎饮用水安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然而,决定地下水中NH4+含量(储库)的转化过程复杂,多种过程同时发生且其转化速率随着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而变化,常规的监测技术难以定量化评估地下水高浓度NH4+的累积机制。

研究结果

高树基教授团队聚焦中国河套盆地西部地下水高浓度NH4+问题,通过多种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量化了决定NH4+储库的多个源汇转化过程,包括生产过程(矿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氨(DNRA))和消耗过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团队根据氧化还原参数,即氧化还原电位、NH4+、NO3-的浓度等,从上游到下游将地下水分为I区(氧化区)、II区(中度还原区)和III区(强还原区)。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中的NH4+主要源于有机质矿化,在整个研究区域DNRA占总的NH4+产生比例小于2%。矿化作用随着地下水流中生物可利用的含氮化合物的增加而增强,呈现明显的氧化还原梯度,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一个连续的反应链。在I区,NH4+主要通过硝化过程转化为NO3-,而在II区和III区,NH4+主要通过厌氧氨氧化过程转化为N2. I区、II区和III区的平均NH4+生产/消耗速率比分别为0.7、6.9和51.1,NH4+最小净化时间尺度分别为天、月和年(图1)。这些结果表明,只有在氧化条件下NH4+的消耗量才能大于生产量,并暗示地下水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过程中,NH4+将逐步积累并长期保留在下游的强还原性地下水中。除非人为向地下水添加氧化剂,否则这种还原性地下水中的高NH4+污染状况会随着人为活动增加持续恶化(图2)。该研究揭示了内陆气候干燥地区地下水NH4+的源汇过程以及其累积机制,提升了对地下水氮循环的认识,同时为地下水高氮的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图1 NH4+的产生/消耗速率的比值(a)及NH4+最小净化时间(b)在三个地下水氧化还原分区中的分布

图2 地下水中NH4+的源汇过程和宿命随氧化还原梯度变化的概念图

研究团队及资助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博士生韩丽丽,通讯作者为我校高树基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平教授,共同作者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王和林,我校博士生葛亮皓和汤锦铭,以及海南大学徐敏副教授和罗笠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1209, 41721005, 4217706, 91851115)的资助。

论文来源

Li-Li Han, Helin Wang, Lianghao Ge, Min Nina Xu, Jin-Ming Tang, Li Luo, Ping Li, Shuh-Ji Kao (2023) Transition of source/sink processes and fate of ammonium in groundwater along with redox gradients. Water Research. 231(1): 119600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3.119600

供稿:高树基课题组

编辑:刘琰冉、苏颖

审核:刘志宇、唐腾凤

上一篇: 我校徐鹏教授团队揭示异源四倍体鲤体色决定机制 下一篇: 我校戴民汉教授团队揭示西北太平洋区域性磷匮乏的潜在形成机制与生态效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