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我校沈渊副教授等揭示海洋生物碳泵中不可忽视的细菌贡献

时间:2023/07/30

来源:

浏览:

近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渊副教授以第一兼通讯作者身份在地学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Bacterial Carbon and Nitrogen to Sinking Particle Expor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量化了细菌有机质对深海沉降颗粒物通量的贡献,提出细菌介导多重碳转化过程的概念模型,并强调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细菌对海洋碳输出和封存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研究背景

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颗粒有机物(POM),POM的输出和再矿化构成了海洋生物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沉降过程中,POM不断被细菌降解和转化,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细菌自身生物量。然而,先前研究表明,深海沉降的POM仍然主要由浮游生物的残余物组成。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尝试估算细菌对有机碳库贡献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悬浮态POM,并且大部分是基于活体细菌细胞计数的方法。而海洋中绝大多数的有机质以非生命形式存在(例如碎屑),因此以往的研究可能低估了沉降POM中所携带的细菌有机质含量。

研究结果

研究团队在北太平洋1200 米深的深海布放沉积物捕获器,收集了长达6年的沉降颗粒物样品,并通过D-氨基酸(细菌生物标志物)分析,对深海沉降颗粒物中细菌有机质(包括细菌活体和细菌碎屑)的相对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有机质对沉降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和氮(PN)通量的贡献分别可达19 ± 8%和36 ± 14%(图1),比以往基于细胞计数方法估计的结果(1%~4%)高出一个数量级,表明细菌有机质在深海碳输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容忽视。此外,研究还发现细菌的贡献比例与颗粒物输出通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图1),因此如果输出生产力降低,细菌有机质的贡献将增加。

图1 深海沉降颗粒物中细菌源有机质的相对贡献(%)随POC、PN输出通量的变化关系图

综合本研究结果以及对POM和DOM的已有认知,研究团队提出,颗粒附着细菌可通过至少3个途径促进深海有机碳的转化和封存(图2):

(1)细菌自身生长,将易降解的浮游生物源有机物转化为难降解的细菌细胞成分(例如肽聚糖),并融入沉降POM中;

(2)细菌生长过程中,向周围水体释放大量结构复杂的代谢产物,包括难降解溶解有机质(即RDOM,例如富含羧基的脂环族化合物);

(3)细菌释放胞外酶,将POM水解成小分子有机质,部分水解产物支撑周围游离态细菌的新陈代谢,促使后者通过微型生物碳泵(MCP)机制产生RDOM。

图2 深海细菌介导碳输出和碳封存的途径概念图

未来,随着海洋持续升温,海洋生产力与POM输出通量可能减少,推测细菌有机质对沉降POM输出通量的贡献将增加(参见图1),与之相关的RDOM生产和输出也可能增加(图2中的路径2与3),这些过程为减缓大气CO2增加提供了一个负反馈机制。综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细菌在海洋碳的输出、转化和封存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研究团队及资助

该论文的第一兼通讯作者为我校沈渊副教授,共同作者包括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Thomas Guilderson教授与Matthew McCarthy教授,以及蒙特利湾研究所的Francisco Chavez研究员。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604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210076)的联合资助。

论文来源

Shen, Y., Guilderson, T. P., Chavez, F. P., & McCarthy, M. D. (2023).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bacterial carbon and nitrogen to sinking particle expor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0 (11), e2022GL10248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2GL102485

供稿|沈渊

编辑|朱佳、刘琰冉、苏颖

审核|刘志宇、唐腾凤

上一篇: 我校鲍红艳副教授揭示水文、地貌和土地覆盖对全球河流溶解木质素输出的调控 下一篇: 我校戴民汉院士领衔的 Carbon-FE项目组牵头发表北太平洋荒漠区生物地球化学综述文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