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
来源:
浏览:次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地球上70.8%的面积是海洋
水生植物提供70%的氧气
这片广袤深邃又包罗万象的蓝色,连接着陆地
无论我们生长在哪里,都是地球的岛民
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海洋存在
如果海洋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艺术展
海洋科学家们就是“海洋使者”
我们看不懂这瑰丽如画的“海洋”世界
听不懂浪浪涛声背后的海洋呼吸
但我们可以
跟随“海洋使者”们的脚步
去了解广袤无穷的大海
去感受“海洋与我”生生不息的联结
3月12日(本周六)14:50-17:00
我校深耕海洋研究的科学家们,
将直播分享他们与海洋的故事,
把他们眼里的“海洋宝藏”搬上的舞台,
看海洋科学与人文艺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与我们一同鼓浪听涛!
扫码进入直播间
我校是我国离海洋最近的大学,
上世纪20年代,设立了海洋学科,
作为中国的“蓝色摇篮”,
培养出一批批海浪般的海洋学家,
为探索海洋、保护蓝色心脏添砖加瓦!
与我们想象的科学不同,海洋科学既是理性实用的教科书,又是神秘浪漫的散文诗;而海洋研究者们,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浪漫的艺术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海洋使者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01海洋科考宝藏
海洋重器“嘉庚”号
王海黎
我校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
“远洋行科考,千古颂嘉庚”
如果太空站是人类送给宇宙的礼物,
那么“嘉庚”号,
就是王教授赠予大海的最浪漫的“艺术品”。
在总设计师王海黎教授的眼中,“嘉庚”号是海上数一数二的“气质型”美女,拥有比肩世界同级别科考船的出色实力但不张扬、安静而又温婉,于海上“漫步”之间窥探大海“内心深处”的所有秘密。
“嘉庚”号的艺术,不止在于船体结构的精巧设计和国际顶尖的造船技术水平,更是在于她见证了中国人征服海洋的勇气与决心、见证了中国人对于“完美”的艺术追求和精神追求。
她从海洋的期盼中诞生,也将走向更深、更多彩的海洋世界。她就像水一般极富创造性、包容性,也像水一样静谧。
王海黎教授将带领大家一步步了解“嘉庚”号背后不为人知的海洋研究,理解水的艺术、认识航海技术的发展及海洋科学的观测、研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02海底宝藏
水下雨林珊瑚礁
林昕
我校 副教授
提到珊瑚礁,
我们的脑海中常会出现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五颜六色的珊瑚在水中摇曳……
鱼虾来回穿梭其中,有时还会照进海底的阳光;它是小鱼尼莫的家,是潜水客的心头好;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不过,你是否真的了解珊瑚礁呢?珊瑚礁是动物还是植物?珊瑚礁里面还有哪些神秘的海洋住客?气候变化会给珊瑚礁带来哪些威胁?我们如何为海洋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林昕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追溯珊瑚礁“浴火而生”的前世今生,探索“未来之海错”,讲述守护海洋的未来、地球的未来的故事。
03人工智能海洋宝藏
AI精灵水下机器人
童峰
我校 教授
深海中除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珍品,
还有在人工智能技术“雕饰”下,
孕育而生的海底漫游科技精灵,
——水下机器人。
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和特性,它携带着“科技+海洋”基因,能代替人类潜入有巨大压力和恶劣环境的百、千米深,甚至万米深的海底,实现了人们“到海里去”探索海洋深处无穷奥秘的愿望。
什么是水下机器人?它们能应用到什么工作中?我们该如何跟水下机器人通信?仿生机器人如何向海洋生物学习?又能做什么特殊的海下工作?
童峰教授将带领大家探索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构建“水下机器人家族图谱”,介绍它们在海洋科学上的特殊贡献。
04海洋宝藏青年
海洋青年的N面谱
吴昊昊
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科普官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海洋生物学 博士
微博认证科普博主
海洋科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
这个专业的学生是做什么的?
会捕鱼吗?
普通人也可以做海洋科普吗?
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海洋学子变身为科普博主的?
吴昊昊将作为海洋青年学者,为我们解开对海洋科学的疑惑,并分享他践行海洋保护的行动。他将为我们介绍他做海洋科普的经历,让大家体会到海洋生物不一样的美。
通过他的分享,你将发现海洋生物不仅仅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海鲜鱼类,也有很多可爱而有智慧的小生命。(比如深海鳐是海中的哪吒,它们会聪明地利用海底热泉的热量孵卵)。他也会告诉大家如何亲近海洋,怎样通过阅读海洋科普书籍、看海洋纪录片来了解海洋。
如果你也对海洋感兴趣,想要保护海洋,投身海洋事业,那一定要来听听他的故事。
科学市集
海洋科学酷玩
我们把我校海洋科学开放日
也搬到了活动现场
让我们提前感受一下好玩的
科学市集吧!
做过很多关于海底世界的梦,
后来我们长大了,那些梦也被遗忘了,
再后来,
我们的孩子也对大海产生好奇,
我们才缓过神来,
原来我也曾经对大海充满了那么多的求知欲……
直播间不见不散,
唤醒抑或是重拾你对海洋最纯粹的热爱吧!
撰文:王芳 权若昕 吴佩莹 蒋晶晶
倪郑颖 张馨月 许黄子仰
责编:甘少敏
总编:70.8海洋媒体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