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厦大海洋媒体训练营丨科普,你会了吗?

时间:2022/03/14

来源:

浏览: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图片

 

 

2021年我校

70.8海洋媒体训练营课程,

已告一段落

课程邀请了业界、学界的多位大咖,

分享了诚意满满的科普技能干货,

为30位学员们勾勒了清晰的未来方向

现在,

一起来观摩

科普界大咖课的干货!

 

 

undefined

#第二届70.8海洋媒体训练营部分成员

 

 

CHAPTER

01

选题就要兼具创意、有趣和科学!

 

果壳·吴欧

 

内容为王的时代,

如何用笔杆子「撬动」公众的科学意识?

 

果壳网科普副总编吴欧老师,曾任《National Geographic》中文版等杂志期刊编辑,中国科学协会「我是科学家」演讲项目总策划……入行二十年,她见过无数的作品,也写过无数的作品,在专业内容生产领域具有资深经历与独到见解。


如何选择兼具创意和有趣的科学选题?

 

一切新闻都是科技新闻,这是我们编辑部一以贯之的准则。社会事件背后的运行规则都值得我们思考,因为世事通明皆学问。”吴老师表示,找个好选题,才能有的放矢,而那些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甚至是论文库、科学史,都是绝佳的选题库。由此,训练营的同学们灵感纷纷——海沧隧道通车与隧道的修建方式科普;小龙虾正当时与小龙虾的“养殖秘籍”;冰冷海底的稀有矿产……

 

#果壳网副总编吴欧老师的线上科普课程↓

 

 

但事实上,在选择题目的时候,难免会常遇到“脑洞不足”的问题,比如视角限制、观点不新颖等等。

“这个时候,就应该大开脑洞,尽力拓展选题的边界与范围,放到极限,看它是怎样子的。”吴老师以她所带领团队的经历为例,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从北京六环通车」的社会热点,拓展到「北京环线数值拟合」的破壁研究,再到「北京十环在哪?」的深刻洞察,甚至思考「月球是北京的几环?」这样的奇思妙想,最后,一篇《北京的四十二环在哪里》应运而生,获得了10w+的阅读量。

不过,「以北京为世界中心」这样看似「荒诞」的视角,它背后一定有数学、科学的逻辑支撑。也因此,在思考选题的过程中,那些大如黑洞的脑洞,往前倒推,也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与支撑,以及「理所应当」的逻辑链条。

 

 

CHAPTER

02

视听组合刺激想象

 

CCTV10·章京

 

视觉时代,镜头、剪辑、画外音…的背后,

隐藏着哪些欲说还休的科学知识?

 

央视科教频道栏目编导章京老师,CCTV10《创新进行时》栏目主创之一。在央视工作的二十多年来,她熟知,晦涩难懂的科学成果,如果要利用影视语言进行「再转换」,除了要将科学知识吃透外,还需要熟悉观众的兴趣点。

 

“比起用ppt,我更喜欢直接用案例展示那些镜头背后的故事。”章京老师展示了由她编导的《新品鲍鱼养成记》,其中有一段讲述鲍鱼吃法的内容,画面极富冲击力,令人食指大动,而旁白则阐述着新品鲍鱼的特质与价值。

 

“把观众的兴趣点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章京老师笑道:“不可能没有效果。”


当然,当图像成为表达的重要手段,纪录片绝对不会是唯一形式——长漫画、视频、互动游戏……正如章老师所言,这些新兴形式背后所遵循的原则,都是一致的。

 

有小组成员就开了这样的脑洞——

 

天文、航海、导航,如何用视觉传播表现出来?

 

以时间为不可逆的线索,主人公流浪于瀚海,毕生寻找着未知的终点。在旅途中,TA将完成不同的任务,学习不同朝代的航海导航技术,了解特定时期与地域的海洋人文故事…

 

创意永远先于实践,我们期待着这个作品诞生的一天。

 

 

CHAPTER

03

科学普及也要科学策划

 

COSEE China·Emily

 

文字是科普作者的基本功,

形式则是科普创意的加分项

 

策划线下科普活动,将会带来更加直接干脆的效果。

 

COSEE China (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负责人Emily King,「我校海洋科学开放日」主创之一,长年致力于海洋科学普及与教育活动的策划。在她眼里,线下活动能带去更真实、直观的体验。

 

“让我们从Pixar动画中获得活动策划的设计灵感。”

 

在动画里,总是有一个身有缺陷的主角,TA平凡的世界在一朝被颠覆,并且迅速发酵,直到促成Ta行动。但在行动时,负面效果与失败也可能随之而来,Ta需要吸取教训,在不断磨砺中成长,最终实现目标。

 

#Emily老师的故事策划框架

undefined

 

以Emily策划的海上研学活动为例:

 

这场活动为青少年构建了「海上科研日常」的情景,从出海采样,到实验观察处理,全真模拟了高校海洋科学研究的日常。参与者将实践大洋环流模拟等项目,在不断的体验中加深对于科研的感知。当然,操作中也会出现种种不可预见的问题——采样器损坏、样品污染……这些经历也会反向加强参与者对「实践出真知」的体会。

 

简而言之,设计者要将参与者「放置」在全新架构的「世界观」(情景)中,给予一定的内驱力,促进其不断向前,在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

 

 

CHAPTER

04

会做实验,也玩转自媒体

 

科普作者·曾文萃

 

很多时候,我们在实验室的日常,

就可以成为很好的题材

 

互联网时代,运营维护新媒体应当成为科学传播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果壳签约作者、科普博主、我校海洋生物学硕士曾文萃,扎实打磨过科研技能,也产出过高质量学术作品。在她看来,加入@鲍语AwesomeAbalone 的运营,既能展现所学知识,也能满足她对于新媒体的兴趣。

 

#上:海洋秃头精联盟vlog

#下:鲍语微博账号

undefined

图片

 

曾文萃分享道:“我曾写过一篇10w+的稿子,那是我利用在实验室中无数个5分钟间隙写出来的。”将科学研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绘出来,让更多人发现科学的魅力,这是科普工作者的初心所在。

 

当然,塑造多媒体矩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鲍语」宣传矩阵中,团队用vlog记录科研日常,用图文并茂的微博展示鲍鱼有趣的生活习性,用生动流畅的科普文章深挖科学故事。他们讲述基地中不同种类鲍鱼的养殖方式,甚至拍摄记录「边吃大排档边唠海鲜品种」等轶事,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水产养殖相关知识传播给公众。

 

科普作品的诞生,并非绝对的全新创造,它更像是基于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对已有科学成果的「再创造」。这种转化方式,有助于将深藏在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展现到公众面前。

 

 

CHAPTER

05

中国科普需要更多人才!

 

《知识就是力量》·何郑燕

 

科学的魅力,

要一直传承下去

 

在科普受众群中,青少年永远令人瞩目,他们拥有无限好奇,也渴望着璀璨的未来。

 

从创作者到出版编辑,在《知识就是力量》副主编何郑燕老师对我国科普界的产业化与专业化的历程有着深切的体会。

 

“通过科普阅读提升青少年的视野、借助各类平台或空间点燃内在青少年的兴趣,”何老师补充到:“确定这两点至关重要,剩下的就是如何去做。”

 

何老师提出以下几点要素:

内容可持续

根据核心主题构建系列性专题,是实现内容可持续产出的有效方式,例如训练营成员构思的《奇妙海岛物语》、《人类高质量赶海》等等。

IP化价值沉淀

互联网时代,IP意味着粉丝群的聚集,也意味着正能量输出能迅速传达到某一群体之中。

可延展性

文本永远是一维的,但是如果作品「可写可讲,可做活动」,那么这种场景表达将直接价值「升维」,就更容易用「真实」触及受众心灵。

科学价值观引导

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带去一定的思想和价值,传播科学家精神,而这也是科普的核心要求。

我们已在多年的学习中感知到了科学的魅力,现在应当轮到我们,去将这点星火,传承下去。

 

 

CHAPTER

06

科学传播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动

 

我校副教授·孙蕾

 

万物皆可传播

 

自科学「入世以来,人类对其的每一分上下求索,都促成了科学信息的积累与传播。而思考知识从何而来,科技与人、科学家与公众的关系是科学传播的核心命题


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孙蕾老师,多年来深入研究环境传播、科学传播背后的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博弈。她深知,每一篇有关科学的新闻,其文本背后都隐藏着符号建构与意义争夺,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环境感知与科学素养。

 

#我校副教授孙蕾老师的线上科普课程


图片
图片

 

围绕海洋主题,孙老师首先对科学传播与环境传播的跨学科属性进行了介绍,梳理了科学传播研究经历的范式演进(Paradigm)即:科学普及范式,公众理解科学范式,和参与对话范式。这些学理基础,在「入行」之前,就为科普小白们找准工作定位提供了方向。

而在谈到如何以海洋为主题开展公众环保动员的传播策划时,孙老师还为科普小白们「高亮」了两个传播密码:一个就是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命名,要选择一个可以打动目标受众的视角;另一个,要意识到,成功的环境传播是大多数公众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的改变,因此,目标的设定不能对大众做过高的道德要求和理性要求。

“我们的科普和环保动员是要让最多的人能够参与,这样路才能走得宽广,走得远。”孙蕾老师由衷地说道。

 

 

 

 

怎么样

没有机会face to face的你

是不是也有所收获?

 

别担心

在未来

70.8海洋媒体训练营

将邀请更多的科普达人、业内大咖

分享更多实用、有趣的

科普学习干货

 

如果你心动了

那么就来加入我们吧!

 

本届海洋媒体训练营虽然已经接近尾声

但是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将持续招募

那个志同道合的你!

 

 

 

撰文:李依睿、赖滢

排版:杨晔、李美琼

总编: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图像素材版权老师所有


-END-

 

 

 

 

 

 

 

 

上一篇: 70.8珊瑚馆丨珊瑚的挽歌 下一篇: 世界上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章鱼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