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塑料定义与危害
塑料及其制品在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环境中的塑料残体可以通过风力、河流、洋流等外力进行远距离迁移,污染地球上的偏远角落。这些碎片在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下会分解成更为微小型的塑料碎片或颗粒,当其直径小于5 mm时即可定义为微塑料。
环境中微塑料由于颗粒小,且具有疏水性等特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载体,并可通过洋流作用迁移扩散,影响污染物的全球分布。同时,其容易被海洋环境中的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等误食,产生一定的危害和毒性效应,包括摄食率、生长情况、死亡率、卵量、生物酶活性等。
2. 国内外监测、研究进展
1972年,Science刊载了一篇英国沿海海水中聚苯乙烯小球污染的研究,被认为是国际上第一篇微型塑料污染的研究。但直到21世纪伊始,微型塑料污染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近5年,涉及微塑料污染的研究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起,每年发表SCI论文超过100篇。
根据模式预测,到2025年中国和印尼沿海将成为微塑料的主要聚集海域。近2年国内学者开始认识到微塑料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在不同领域初步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区域涉及长江口、台湾北部、北部湾、北部沿海等。2016年,国家海洋局系统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已首次开展微塑料污染的试点监测。
为保障近海环境安全,提高福建省海洋污染物监测观测能力,响应国家对微塑料污染研究的重视,针对福建近海典型海域微塑料的分布规律的监测亟待展开。
3. 蔡明刚教授课题组实验基础
我校蔡明刚教授课题组致力于海洋环境化学研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几年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Deep Sea Research I、Chemosphere等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正式发表SCI论文10余篇。
课题组现已发展水样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采样及实验室方法,具备自主前处理、显微观察与成分分析能力。已多次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厦门湾、南海等近岸及开阔海域开展微塑料调查,致力于微塑料与环境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迁移运输及转化机制研究。国内合作方面,目前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与高校开展实验、共享航次和数据等实质性合作;国际方面,已于2017年7月成功进行中-挪联合北极微塑料科考,同时与美国UC Berkeley大学、挪威Tromso大学、NILU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北极地区的联合教育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4.学生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大二或大三学生1-2名,海化专业优先;2、学习成绩优异,有充足的热情和时间投入实验室工作。3、品性端正,做事踏实,愿意吃苦。
5、联系方式
唐国文博士,13459011101,周隆泉楼B2-406,email:4505366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