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我校刘敏教授团队提出闽江口大黄鱼资源的最适管理策略

时间:2023/05/14

来源:

浏览:

近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刘敏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上发表了以“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data-limited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for Larimichthys crocea (Sciaenidae) in the Min River Estuary, China”为题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Ecopath with Ecosim: EwE)与管理策略评估模型(Management Strategy Evaluation: MSE),探讨了福建省闽江口大黄鱼管理措施的生态效应,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管理策略,为优化大黄鱼增殖放流布局、促进大黄鱼渔业资源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上世纪50-70年代对大黄鱼集群产卵群体和集群越冬群体的过度捕捞,我国大黄鱼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几近枯竭。近25年来,我国在多海域开展大规模大黄鱼增殖放流活动,并在近海全面实施伏季休渔等措施,但目前大黄鱼的捕捞量仍远低于历史水平,原有产卵场的产卵群体数量也未见恢复。关于大黄鱼种群的特异性管理措施(management procedures: MPs)以及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合理承载容量研究仍鲜有报道。鉴于此,该研究团队以2017-2018年连续8个季度在闽江口开展资源调查(图1)的实际捕捞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黄鱼历史捕捞数据,整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和管理策略评估模型,提出了在我国现行渔业管理模式下闽江口大黄鱼种群的最适管理策略。

1509A

图1:闽江口渔业资源调查区域和站位

研究结果包括:

闽江口生态系统模型共设置了23个功能组,基本上涵盖了能量流动的所有过程(图2),其中大黄鱼营养级为3.860。

2A42E

图2:闽江口食物网和能量流

基于EwE评估了闽江口大黄鱼的环境容纳量。结果显示,闽江口生态系统对大黄鱼的最大容纳量为17 kg/km2,建议增殖放流量为4.2 kg/km2,以获得大黄鱼的最大种群增长率和最大可持续产量 (MSY);依照历史增殖放流中大黄鱼幼鱼的体长数据,建议放流的幼鱼数量为163万尾。

运用MSE识别了12项适用于闽江口大黄鱼种群的管理措施,其中4项性能指标(Performance Metrics: PMs) 满足维持生物量和避免过度捕捞的要求,包括curE75 (75%当前捕捞水平),minlenLopt1 (调整网具选择性曲线使种群生物量接近最适生物量对应体长),matlenLim (调整网具选择性曲线至与性成熟曲线重合)以及matlenLim2 (网具保留长度设置为性成熟体长的110%)。

通过EwE与MSE相结合探讨了管理措施的生态效应。结果显示,在我国目前的渔业管理系统下,降低捕捞强度、合理开展增殖放流和继续实施禁渔期政策对闽江口大黄鱼种群的恢复有最佳的效果(图3)。

1E3A9

图3. 不同模拟情境下大黄鱼生物量和50%环境容纳量的变化

A:仅采取curE75管理措施;B:curE75管理措施和禁渔期相结合;C:在增殖放流后采取curE75管理措施;D:在增殖放流后采取curE75管理措施和禁渔期。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博士生任庆强,通讯作者为刘敏教授,合作单位包括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该研究受到福州海洋与渔业局项目(XDHT2017074A)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2106310053)项目等的联合资助。

论文来源:

Qingqiang Ren, Ming Sun, Bin Xie, Lanlan Zhang, Yong Chen, and Min Liu. 2023.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data-limited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for Larimichthys crocea (Sciaenidae) in the Min River Estuary,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146, 109772.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2.109772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2012456

供稿:任庆强,刘敏

编辑: 苏颖

审核: 周涛、刘志宇、唐腾凤

上一篇: 我校刘敏教授团队揭示花鰶栖息地的复杂性以及生活史的多样性 下一篇: 我校徐鹏教授团队揭示大黄鱼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间的非对称基因渗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