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越来越城市化的社会。
而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教育。
2021年11月21日下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共创工作坊主题活动中,“知了世界”教育联合创始人林蔚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但又发人深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教育与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环境教育注册讲师,「知了世界」教育联合创始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GPML (Global Partnership on Marine Litter) 成员「知了世界」教育机构2017年成立于厦门,作为厦门第一家社会企业,持续在自然与环境教育、SDGs实践和社区营造领域悉心耕耘,并于2020年第15届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发起成立「SDGs行动者丨中国伙伴圈」,在可持续发展变革的时代浪潮中积极行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简称SDGs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正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而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可持续地生活。
但此时此刻,我们的星球正在经历哪些变化呢?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20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已监测的物种种群数量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里减少了68%。全球因为气候变暖,海水升温,地球上有一半的珊瑚礁出现了严重退化。有专家预测,若气候继续按现在这个速度变暖,到本世纪中叶珊瑚便会从地球上消失。
更令人深思且震惊的是,在2020年,我们付出了疫情的代价,在全球经济几乎停滞的情况下,只“换来”了5%的碳排减负,而这,依旧未达到维持气候平衡的标准——“人类仍在不断逼近地球气候崩塌的边界线”。
在一系列的环境压力与资源透支下,每一年的“地球超载日”都在提前,7月29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而在此之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在透支后代子孙的资源。
1970—2021地球生态超载日
(Earth Overshoot Day,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的生态赤字状态)
气候危机正在步步逼近,而人类无法在其中独善其身。但我们仍有一线光明,存亡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行为。
在全人类所面临风险和危机面前,国家在如何行动?我们作为公民个体,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学会”可持续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2015年,中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提出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历程;
在2020年,中国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无贫穷”,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2021年11月,COP26落下帷幕,《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发布,中美在COP26期间共同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种种行动,皆是中国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国家的每一个承诺和行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其中的每一位国民。中国已进入全面绿色转型时期,这意味着我们以往的知识、技术认知、价值观、态度都需要改变,而在这种改变中,教育是连接两代观念改变的重要方式。
“我们团队正在努力用可持续发展教育,助力中国的青年们回应可持续发展目标,成长为世界公民,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的世界积极行动起来。”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简称ESD
基于价值观的教育,核心是尊重——
尊重他人,包括现代和未来的人们,
尊重差异与多样性,
尊重环境,
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目标是在确保公正、责任、探索和对话的同时,通过行为和实践,使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非被剥夺。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贯彻下,我们期待培养出‘世界公民’,TA是更和平、更宽容、更安全和可持续社会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积极行动者。”
那么,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维模式,培育世界公民?
“教育必须培养学习者理解当前环境危机并塑造未来世界的能力: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必须改变生活、生产、消费以及与自然互动的方式。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所有学习计划必须成为基础性共识,在世界各地得到普及。”
——奥德蕾·阿祖莱(Audrey Azoul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202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提出,2025年前,要使环境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学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预想中,如果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环境教育,并于学校落地,那么将在极大程度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产生。
在我国,环境教育内容正在逐步融合到中小学K12的教育中。2018年起实施的《厦门市环境教育规定》中,环境教育已列入学校办学考核的内容,对编制环境教育读本、师资力量建设以及课程学时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
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的环境教育组织也正在尝试将新兴技术与环境教育相结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科研联盟(SPO)推出了SPO环境编程课,从解决环境能源问题出发,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环境知识科普和编程教育,让青少年们从全新角度认识当前的环境能源问题。
相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们有机会接受到系统的环境教育。而这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课程,将培育出一代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青年。
世界还在城市化的不可逆进程中,中国也是。
城市化将带来难以逆转的环境风险,以气候变化尤甚——到本世纪中叶,超过16亿的城市居民可能不得不在平均35℃的夏季高温中生存,超过8亿人可能会受到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直接威胁。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而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那些最大的问题的答案,包括环境、教育、经济、人口发展等等,都必须要到城市生活中去寻找。而“教育”,正是教会我们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基石。
在一切关于可持续教育的设想中,城市与社区,以极为密切的姿态,影响着教育的实现和发展。作为最多元、最具综合性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1: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与SDGs其余16个目标都息息相关,同时也涵盖了SDG4优质教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2021年,中国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这是结合可持续教育与城市、社区两大目标的绝佳规划。社区公共托育、幼儿绘本、“1米视角”的基础设施等等规划,都是在保障儿童作为城市居民的基本权益。
当孩子们能在尊重与爱中成长,这种可持续、可继承的力量将回馈到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去——我的城市,我来保护与建设。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青年乃至全球青年,又能做什么?
SDGs共创工作坊项目自2020年启动研创,首次举办链接了来自各领域的12位共创成员以“海洋保护”为主题,在包括教育在内的三个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提出了策划项目,以及2021年落地的即刻行动方案。
2021年,“SDGs行动者丨中国伙伴圈”与我校70.8海洋媒体实验室“梦幻联动”,邀请了来自科研、教育、科技与环保领域的专业人士,分享和探讨行动案例。并汇聚了全国各地近80位高校学生和国际留学生,围绕“SDGs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完成了项目共创。
在12个优秀的共创项目中,最终有9个入围正式提报。这些项目的实现场景都围绕着城市和社区,其间的每一个创意和想法,都是我们作为公民,在面对宏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时,可以贡献的具体行动。共创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终结,这恰恰是所有策划与创意的开始。
在未来一年内,SDGs Actors所设计的SDGs项目将有机会落地、实现最终价值的转化,走向更多的城市、服务于更多的城市,让更多的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项目落地,价值的实现与转化;我们想陪伴一批年轻人去真正的体验创新创业,在这个过程中终身学习与成长。”
“我们正在面向全国招募团队,参加联合国‘气候智慧城市挑战赛’。如果屏幕前的你有兴趣参与,欢迎通过SDGs-Actor微信公众号联络我们。我们将用教育赋能中国青年们,带领大家去参加这场非常有时代意义的国际大赛,去展现我们中国青年的可持续创新风采,以教育共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科学指导:林蔚芳老师
撰稿:王禹莎
排版:杨晨昱
编辑:李依睿
出品: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SDGs 行动者 | 中国伙伴圈